Search


[他只是個宅男啊!] / 彭菊仙

注意到了嗎?鄭捷兒時還有一雙慧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[他只是個宅男啊!] / 彭菊仙

注意到了嗎?鄭捷兒時還有一雙慧黠清澈的雙眸;但是國中的畢業照酷酷帥帥的修長臉頰中,卻開始閃現兩道令人不寒而慄的凶光,而這如惡魔附身不由自主的神情,也隨著他的成長,愈來愈具像明晰,最後,真的就成了冷血凶殘的殺人魔王。
但他的親愛爸媽對他的理解卻僅止於是一個無傷大雅愛玩電動的「宅男」罷了!
鄭捷何時轉變的?
正是十、十一歲的「前青春期」!
他自己也說,五年級開始醞釀殺人!一顆震懾人心的邪惡火種,隨著成長中無可渲洩的寂寥感、孤獨感,以及在電玩狙擊殺人濺血中、快速滿足的成就感中累積壯大!
是的,一顆不知何以表達自我又卯足勁追求「存在感」的孤寂內心,以及旁人隨他死活的無感冷漠,正是邪惡毀滅力的沃土!
據報導,鄭捷的父母很平常、做人實在,也無離異,非但不是邊緣家庭,更是優於小康的富裕人家!
但我只有一個疑問,難道在朝夕相聞間,看不出孩子一絲一毫的變化?
這孩子或許內向沉默,但四目總有對視之時刻,看不到孩子的神態在幽微轉變中?
「前青春期」比「青春期」更為關鍵,此時,他們的樣貌還是童真的孩子,但內在的自我開始與自己對話,更強烈的需要注意到自己,也力求突顯自己,尋找自己的價值。
然而此時,隨著我們對能逐漸照顧自我的孩子一步步放手,也不小心的,就一步步「放心」了!
孩子,只要不出聲躲在房內不惹事,只要聯絡本沒紅字,老師沒來電,就是正常規矩地成長吧!
前青春期的孩子開始不黏我們,有話也懶得說,要說嘛也不會好好說,於是,我們自然而然地開始把焦點轉向我們自己的人生。
這沒有錯!
然而,我們仍要保持一個動機,有意願、有能力、有耐性、有一些心力與時間,去留意、跟從孩子思想、習慣與外在舉止等「從裡到外」的轉變!
否則,很可能從關鍵的十歲開始,父母與孩子變成兩條不相干、各自「孤獨」的平行線,
而孩子的那條線射向何種風景,我們將愈來愈陌生,愈來愈無法掌控!
十歲開始的教養任務,是不是只剩管孩子有沒有飯吃、有沒有錢用、有沒有交學費就安心無事呢?
「他只是個宅男!」
然後呢?怎麼宅?宅些什麼呢?
十歲,前青春期,要開始放手,但不是放任,不是放牛吃草,更不是完全放心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★《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》作者、親子作家彭菊仙最新力作 ★聚焦青少年的行為、手機電玩、戀愛人際等33個教養難題全攻略
View all posts